廣西油茶“雙千”計劃新造林項目
檢查驗收辦法(修訂)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深入推進全區油茶“雙千”計劃,強化油茶產業項目管理,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和成效,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油茶“雙千”計劃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的意見》(桂政發〔2018〕52號)精神以及自治區有關規定,結合全區實施油茶“雙千”計劃工作實際,決定對《廣西油茶產業“雙千”計劃新造林項目檢查驗收辦法(試行)》進行修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自治區下達的油茶新造林項目(包括油茶低產林更新改造項目)的檢查驗收。
第三條 中央及其它油茶造林項目無專門實施要求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條 檢查對象
企業、國有林場、合作社、種植大戶和農戶等實施的油茶新造林。
第五條 檢查驗收內容
主要包括油茶“雙千”計劃實施方案、新造林項目實施面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種苗情況、營造林質量、檔案管理情況等。
第六條 檢查驗收技術標準及要求
主要參考《造林技術規程》(GB/T 15776-2016)、《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45/T 472-2018)及其它有關技術規范。
(一)實施面積
采用GPS定位測量法或地形圖外業勾繪GIS軟件內業測算方法來確定實施面積(矢量圖層統一使用國家大地2000坐標系)。面積均以水平面積計,以畝為單位,保留一位小數。
(二)造林密度
參考《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45/T 472-2018),結合實際,采用2.2米×3米、2.5米×3米、2.5米×4米、2.5米×5米、3米×4米、2米×5米的株行距,造林密度控制在53~100株/畝。
(三)種苗來源和苗木質量
1.種苗來源
種苗來源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
(1)通過國家或自治區品種審(認)定且適宜當地種植的油茶良種,來源符合有關規定,檔案齊全。
(2)經自治區林業主管部門同意用于試種示范的油茶品種,且試種示范方案須經自治區林業主管部門同意。
2.苗木質量
無紡布容器杯,規格為直徑≥12厘米,高≥16厘米。苗高≥50厘米、地徑(嫁接口以上)≥0.5厘米,分枝3個以上,苗木生長健壯、無檢疫對象。
(四)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造林成活率:是指造林后當年單位面積成活株數與造林總株數之比(取整數)。油茶造林小班(地塊)造林合格評定標準:成活率≥85%為合格,41%≤成活率≤84%為待補植,成活率≤40%為造林失敗。成活率調查允許誤差為±2百分點。
造林保存率:是指造林后第二年單位面積保存株數與造林總株數之比(取整數)。油茶造林小班(地塊)第二年合格評定標準:保存率≥85%。保存率調查允許誤差為±2百分點。
第三章 檢查驗收程序和方法
第七條 油茶“雙千”計劃新造林項目檢查驗收實行縣級自查、自治區核查兩級檢查驗收方式。區直林場的檢查驗收參照縣級驗收程序進行。
第八條 縣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完成縣級自查。
(一)縣級自查
按照項目實施方案,逐個小班(地塊)檢查。主要檢查小班(地塊)面積、成活率(保存率)、種苗、造林質量、管護、檔案管理情況。
1.面積檢查。主要核實實施主體上報造林合格面積和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面積。造林合格面積是指符合檢查驗收技術標準及要求;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面積是指除滿足檢查驗收技術標準及要求外,還應滿足相對集中連片20畝以上要求。
2.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調查。采用樣行或樣地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進行調查。樣行或樣地根據小班苗木定植情況,均勻布設在有代表性的地段。樣行數按小班應調查的面積確定,每個小班不少于3行;樣地設置為帶狀樣地,帶寬5米,機械布設,樣地數按小班應調查面積確定,每個小班不少于3塊。
樣行或樣地調查的面積比例。當小班(地塊)面積在100畝以下時,樣行或樣地面積應占小班(地塊)面積5%;100~450畝小班(地塊)樣行或樣地面積應占3%;450畝以上小班(地塊)樣行或樣地面積不少于2%。
根據樣行或樣地內總造林株數及成活(保存)株數計算小班(地塊)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3.造林質量檢查。檢查是否按造林作業技術規程進行施工,包括整地質量、苗木質量、種植、苗木生長、使用良種等情況,如造林使用不符合質量標準的苗木、未使用良種(使用非良種未經自治區林業主管部門批準)或苗木來源不清的,視為不合格。
4.檔案管理情況檢查。主要檢查調苗檔案材料及其它相關圖文表資料是否齊全等。
(二)自治區核查
縣級自查完成后,于當年10月底前向自治區林業局上報經設區市林業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自查報告,申請自治區核查(區直林場完成自查后直接向自治區林業局申請核查),自治區核查工作于每年的11月底前完成。
1.抽查比例及方法
(1)抽查縣級單位數量:原則上對每個項目縣和區直林場進行檢查。
(2)抽查量:每個抽查縣(區直林場)抽查小班(地塊)的數量和面積不少于該縣(區直林場)上報自查造林合格小班(地塊)數量和面積的10%。
2.核查方法、內容和要求
對抽查的小班,其核查方法和內容與自查相同。
(1)面積核查:當核實的小班面積與該小班縣級自查上報面積相差±5%以內時,認可上報自查面積,否則以核實面積為準。如核實造林地點與自查存在明顯位移,造林面積不予認定,核實面積和造林合格面積均計為0。
(2)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核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與縣級自查數據的誤差在允許范圍之內,則以縣級自查數據為核實數據,否則以核查數據為核實數據。
(3)造林質量核查:檢查是否按造林作業技術規程進行施工;檢查整地質量、苗木質量、種植、苗木生長、使用良種等情況,如造林使用不符合質量標準的苗木、未使用良種或苗木來源不清的,視為不合格。
(4)檔案管理情況核查:主要檢查調苗檔案材料及縣級項目實施方案、計劃文件、檢查驗收材料等圖文表資料是否齊全。
第四章 檢查驗收結果
第九條 縣級自查指標
(一)任務完成率=(自查上報完成面積/計劃面積)×100%
(二)造林面積合格率=(自查上報造林合格面積/完成面積)×100%
(三)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面積合格率=(自查上報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合格面積/完成面積)×100%
第十條 縣級自查報告主要內容:
(一)項目的基本情況,包括計劃任務、項目管理機制、組織實施形式、項目資金籌措等。
(二)自查工作開展情況,包括時間、人員、工作方法等。
(三)自查結果,分述各檢查指標的計算結果,重點說明項目完成面積、合格面積、合格率、任務完成率、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特別是自治區安排的項目資金使用和管理情況。
(四)分析評價,用實例、數據和圖片對比,分析評價油茶項目實施成效。
(五)主要做法和經驗。
(六)存在問題和建議。
(七)有關附表、附圖及數據庫。
第十一條 自治區核查指標
(一)核實面積=∑抽查小班核實面積
面積核實率=(∑抽查小班核實面積/∑抽查小班自查上報完成面積)×100%
(二)核實造林合格面積=∑抽查小班核實合格面積
核實造林面積合格率=(∑抽查小班核實合格面積/∑抽查小班核實面積)×100%
(三)核實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面積=∑抽查小班核實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面積
核實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面積合格率=(∑抽查小班核實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合格面積/∑抽查小班核實面積)×100%;
(四)核實上報造林合格總面積=自查上報造林合格總面積×面積核實率
。ㄎ澹┖藢嵣蠄蠓嫌筒“雙千”補助標準總面積=自查上報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總面積×面積核實率;
(六)推算造林合格總面積=核實上報造林合格總面積×核實造林面積合格率;
(七)推算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總面積=核實上報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總面積×核實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面積合格率。
第十二條 自治區核查報告,包括核查工作報告和核收數據庫文件。核查工作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一)項目實施概況。包括自治區下達計劃任務情況,項目實施方案,項目管理機制,組織實施形式,項目資金籌措及使用情況?h級自查工作情況及結果。
(二)核查工作概況。包括抽查小班(地塊)數量及抽查比例情況,核查工作過程以及需要解釋說明的其他情況。
(三)核查結果。分述各項核查指標計算結果,重點是核實面積、面積核實率、核實合格面積、核實面積合格率,推算被抽查縣造林合格總面積和符合油茶“雙千”補助標準總面積,自治區安排的項目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
(四)分析評價?偨Y分析被抽查縣(區直林場)油茶造林質量監督管理、資金使用與管理、檔案管理等方面好的經驗做法,并用實例、圖片和數據,分析評價項目實施情況。
(五)存在問題、對策及建議。
(六)附統計表、數據庫。
第十三條 報告歸檔
將自查(核查)報告,外業調查圖、表(含面積量算記錄)、數據庫、統計匯總表、面積量算原始資料等按工程檔案管理規定立卷歸檔。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自治區林業局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附件:1. 年度廣西油茶“雙千”計劃新造林(更新改造)項目檢查驗收外業調查表
2. 年度廣西油茶“雙千”計劃新造林(更新改造)項目檢查驗收核查工作量統計表
3. 年度廣西油茶“雙千”計劃新造林(更新改造)項目檢查驗收核查結果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