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自治縣國營貝江河林場2022年造林規劃3300畝,經過全場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于3月25日全部完成造林任務,主要有以下四大亮點:
一、嚴格實施營造林工程。結合林場生產實際,大力實施中央、自治區、柳州市營造林工程項目。包括中央財政生態修復補助項目、自治區重點區域補助項目(綠化景觀提升補助)、自治區林業技術推廣示范項目(紅椿高效栽培示范)、柳州市樹種結構調整等項目,以項目為抓手,嚴格按工程造林技術規程實施生產工作,提升了林場營林工作成效。
二、造林樹種多樣化。在新造林中,大力提倡杉闊混交造林模式,共完成混交造林面積2100畝,混交樹種有楠木、紅椿、楓香、大葉櫸樹,混交模式有塊狀混交、行狀混交、林下套種等,改變了單一樹種造林狀況,向多樹種森林資源培育轉變。
三、全面實現良種化造林。林場良種基地充分發揮種苗保障作用,所有造林用苗全部是林場良種繁殖圃自己培育,杉木造林良種使用率達100%,楠木、紅椿、楓香、大葉櫸樹都是經過良種選育的優良種源,全部為容器大苗,保證造林成活率和生長率。
四、全場參與,全民動手。林場提早部署謀劃,及時下達任務,把造林任務落實到各分場,生產科、防火辦、種苗站、資源管理科等職能科室各司其職,解決造林生產中的技術指導、種苗、人為干擾、安全等問題,為生產工作保駕護航。利用黨員主題日活動,開展黨員義務造林活動,帶動全場干部職工合力推進造林工作。
融水苗族自治縣國營貝江河林場干部職工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清的美麗廣西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