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速生豐產栽培技術
來源:八桂小林通APP 作者:廣西林科院 賈 婕 發布時間:2020-02-26 16:27:09
一、馬尾松適地適良種
實現松樹高產穩產的第一要素是正確選用良種。馬尾松良種選育前后歷經40多年,取得了很好的改良效果。一代和二代改良增益分別為32.7%和24.5%,選育國家級林木良種3個,自治區級良種53個。以生長和產脂為選育目標,先后培育了生長性狀一代、生長性狀改良代、生長性狀二代和高產脂一代良種。造林時,要選擇通過國家或。ㄗ灾螀^)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且適宜本地區推廣種植的馬尾松良種,具體要求是:
桂南、桂中、桂西區:主栽生長性狀二代、改良代種子園、高產脂一代種子園混系及其優良家系/無性系。
桂北區:主栽生長性狀二代、改良代種子園種子園混系及其優良家系。
二、苗木出圃
苗高25厘米左右,地徑0.2厘米以上,根系發達、無病蟲害,可出圃造林。此時控制水、肥,進行煉苗。煉苗一般在出圃前1個月左右進行。有條件地方可通過反復干旱脅迫增強苗木抗旱能力,出圃前1天淋透水,可明顯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立地選擇和備耕
選擇海拔600米以下(桂西北可選擇1000米以下)山坡的中下部,由花崗巖、砂頁巖等發育而成的酸性赤紅壤、紅壤、黃紅壤,土層深厚、肥力條件中等以上的林地作為造林地。清理林地后采用穴墾整好地,挖坎規格40厘米×30厘米×30厘米,每穴施鈣鎂磷肥3~5兩。
四、栽植密度和定植要求
冬春季節是我區松樹備耕和造林的最佳季節和關鍵時期。雨后林地土壤濕潤時栽植,用苗高25厘米左右的6個月以上壯苗。初植密度2米×2米或2米×1.5米,每畝167~222株。適當深栽、不曲根,側根舒展,踩實,栽植后回土,并在植株周圍覆蓋松土和雜草以保濕。
五、撫育管理
造林后頭3年,每年鏟草(或砍草)、擴穴、施肥2~3次,每株每年施復合肥4~6兩。撫育以鏟除雜草、擴穴松土為主。免除牛、羊啃食樹葉或人為破壞。
六、病蟲害防治
馬尾松幼林期間應注意地下害蟲,主要有白螞蟻、蟋蟀、螻蛄和金龜子等幼蟲的危害,防治方法為用90%的敵百蟲或52%的馬拉松乳劑500~600倍液進行噴殺;危害嫩葉的松梢瞑,可用90%敵百蟲1500~2000倍液或甲胺磷稀釋400~600倍液進行趨避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