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春季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來源:八桂小林通APP 作者: 廣西師范大學 鄧蔭偉 發布時間:2020-02-26 16:32:39
一、獼猴桃栽植技術
(一)園地選擇
栽植獼猴桃首先在上年確定園地,當年早春2-3月開墾,3月中下旬完成栽植工作。獼猴桃栽植園地應選擇光照充足、濕度稍大,土壤疏松、透氣良好、肥沃、呈微酸性的沙壤土,pH 5.5-6.5 的地方建園。腐殖質含量高的土也是極佳的選擇。
(二)種植時間與方法
獼猴桃的最佳種植時間在2月中旬-3月中旬。種植的株行距為 3.0 米×4.0米或 3.0 米×3.0 米,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定植穴為60厘米× 60厘米 × 50厘米, 每穴回填表土并混合施入50公斤農家肥和磷肥、鉀肥、鎂肥各4兩, 筑成高于地面 15- 20 厘米的饅頭形土堆。 栽種之后,需要為其搭建棚架,通常情況下,都是使用拱橋隧道型的棚架,也可以使用 T 型架等,棚高2.2米左右。在種植時一般雌、雄株按 8∶1 的比例搭配種植。種植時將苗木放入定植穴并使根系向四周舒展,覆土蓋平踩實,澆透定根水。苗木根系不可以與未腐熟的肥料直接接觸,栽植深度以根莖部與土面相平或略高于土面為宜,注意嫁接口不能埋入土中。定植應選雨后陰天,忌烈日 。
二、園地春季管理技術
(一)撫育管理
春、冬季節結合施肥進行中耕松土,深翻樹盤 70-100厘米。 在上年冬沒有深翻土壤的,當年早春2-3月必須補上,深翻土壤不僅可以達到松土的效果,而且可以殺死越冬的害蟲。在春季雨水較多,雜草生長快,此時正是植株生長旺期,必須及時清除園地雜草。
(二)水肥管理
獼猴桃根系分布淺,不耐旱,也不耐澇。 施肥要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室赞r家肥為主,可加適量氮肥、磷肥、鎂肥;追肥可根據不同的生長需求而定,一般是萌發期和果實膨大期每株各追施復合肥1斤。萌發期可適當進行根外追肥,添加 0.2%的尿素液與復合肥一并施入。
(三)果園間作
果園可間作豆科綠肥如毛苕子、花生、大豆及三葉草以降低土壤酸堿度,并將土壤中的無機鈣磷轉化成有機鈣磷,有利于獼猴桃吸收利用,同時給創造園內合適的濕度條件 。
(四)植株修剪
獼猴桃除傷流期不能剪疏枝、短截、回縮外,其余時間均可進行修剪。修剪時做到枝條在架面分布均勻,枝蔓互不纏繞,達到通風透光的目的,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冬剪采取“多留枝,少留芽”的原則。選用健壯發育枝或健壯結果枝作為下年結果母枝,疏除細弱枝、交叉枝和病蟲枝,以恢復樹勢。
(五)人工授粉
獼猴桃為雌雄異株,授粉不良著果率低。其授粉方法是:在種植選擇花期一致的雌雄株,雌雄比例按8:1定植,當雌雄花成熟時,于早上八點鐘前采摘成熟的雄花,將雄花粉直接受在成熟的雌花柱頭上,在晴天上午十點鐘前授完。下雨天不宜授粉。
(六)病蟲害防治
種植獼猴桃的園地必須在早春2月中旬前清理園地,完成清園滅菌消毒工作。獼猴桃病蟲害較少,通常通過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強化土壤消毒等進行綜合防治。
一是冬季將樹干刷白,冬、春季噴兩次 3-5波美度石硫合劑;
二是花前噴一次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
三是花期和幼果期注意防止金龜子、葉蟬和紅黃蜘蛛為害;
四是采果前15天全園噴施一次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等殺菌劑。葉枯病可用50%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800-1000 倍液進行防治; 灰霉病可用代森鋅 800 倍液進行防治;軟腐病及熟腐病可用多菌靈 800-1000 倍液進行防治。
出現根腐病時應及時挖開根莖部的土壤,刮除干凈后,要用濃度為 0.1%的升汞或者生石灰消毒,甲基托布津 2000 倍液和土拌勻施入植株根部。 然后追施完全腐熟的農家肥,配以適量的生根劑恢復植株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