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干病害為何在春季發生
枝干的潰瘍、干腐、濕腐、枝枯等病害,發生在長勢較弱的樹木上。在漫長寒冷冬季里,處于亞健康狀態的樹木枝干更容易發生凍害,表現不同程度的凍傷、凍裂和流膠現象,到了來年,受到升溫、雨水和干熱風的影響,弱寄生菌隨著風雨從凍裂傷口侵入樹體,病害便大面積迅速發生,快速危害,造成枝干死亡或整樹枯死等難以挽回的損失。所以,針對生長季容易高發的各類枝干病害,建議及時使用石硫合劑噴施樹體,有效預防和杜絕來年枝干病害的浸染危害。
二、園林植物常見枝干性病害
1、干腐病
早春到晚秋都可發病,4至6月發病盛期,初期病部皮層稍腫脹,略帶紫紅色,部分有流膠,最后皮層變褐枯死,有酒糟味。表面產生黑色凸起小粒點。在主干發生較多,病斑易出現在曾遭受凍害的部位。初發病時主干或大枝出現不規則水腫斑,發病部皮層變軟,常流出黃褐色汁液,易剝離和具酒糟味,后病部失水干縮或開裂,后期病部出現針頭狀黑色小突起(分生孢子期),遇雨后擠出橘黃色卷絲(孢子角),嚴重時導致枝、干枯死,甚至全株死亡。常侵染海棠、蘋果、山楂、梨、楊樹、柳樹等。
2、潰瘍病
潰瘍型腐爛病的發生規律:春季平均氣溫在10至15℃,相對濕度60至85%時,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通過各種傷口侵入寄主組織。潰瘍病主要危害樹勢衰弱的樹木;栽培管理不善,土壤瘠薄,低洼積水,春季干旱,夏季日灼,冬季凍害等容易引發此;行道樹、新種植的幼樹、移植多次或假植過久的苗木、強度修剪的樹木容易發病。
3、枝枯病
4、流膠病
流膠病分為生理性流膠和病理性流膠兩類,易流膠的樹種在生長季節,只要樹干上有傷口,就易流膠,如薔薇科樹種。生理性流膠病一般1年有2次高峰期,4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
三、如何預防枝干病害發生
3、一刮二刷三涂:刮除病部樹皮;使用流膠凈或者艾迪用毛刷對病部刷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