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而言,八角嫁接換冠的關鍵技術與主要步驟如下:
一、工具和材料準備
嫁接前準備鋸子、嫁接刀、枝剪、薄膜綁帶、梯子、安全繩、薄膜袋等基本工具和材料。其中薄膜綁帶選用透明、柔韌、接穗芽眼膨大萌芽可容易穿破的嫁接專用薄膜,筒狀薄膜切斷成寬5~10cm的小段備用。另準備寬20 ~30 cm、深25~35 cm的透明薄膜袋。
二、嫁接時間
1月~3月,八角未萌芽前嫁接。
三、接穗采集與處理
從八角優良母樹或優良無性系采穗圃,剪取當年生或2 年生、生長健壯、芽眼飽滿、無病蟲害的穗條。剪掉葉片并稍留葉柄,貯藏于陰涼濕潤環境,一般貯藏時間不宜超過3天,最好當天采集當天用完。
四、嫁接方法與步驟
實施嫁接之前,需要分析八角樹的樹形類型,采取適宜的嫁接方法,才能提高嫁接成活率與樹冠恢復目標。根據八角樹形的差異,一般采用主枝切接或者截干切接的方法。
(一)主枝切接方法
1.砧木選擇。對于生長健壯、主枝多的植株,可使用本方法。本方法的優點是樹冠恢復快,投產早,但嫁接投入的成本較高。
2.嫁接方法與步驟。
(1)斷砧。選擇一、二級主枝10~20條作嫁接砧木,每枝留長20~40cm。另選留2~5條分枝自然生長,清除其余分枝和樹冠頂梢。
(2)削砧。選擇平直、光滑部位,從斷面邊緣用刀尖縱向切一刀,長5~6 cm,深達木質部,接著刀尖橫向觸達切口、刀口縱向削起皮層,深達木質部,注意勿削斷皮層。每砧嫁接接穗1~2個。
主干單頭嫁接(一)
主干單頭嫁接(二)
(3)削穗。剪取長10~16cm、芽眼3~5個的接穗。手握接穗上半部,從距離下端5~6cm開始向前削去韌皮部、深達形成層,兩面均削。接著選擇其中一面,從距離下端2~3 cm開始向下端斜削一刀,成傾斜度≤15°的斜面。
(4)插穗。將接穗插入砧木嫁接口,緊靠縱向切口一側,斜面朝外,用削起的砧木皮層覆蓋接穗斜面。
(5)綁膜。用薄膜綁帶包扎嫁接部位及砧木截口,接著往上纏繞包裹接穗,到頂端后擰成束狀、錯開芽眼往下纏繞接穗至砧木收緊固定。
(二)截干切接方法
1.砧木選擇。對于多主干植株,或者在低位(主干高≤1.5m部位)有分枝的單主干植株,可使用此方法。本方法的優點是嫁接位置較低,不需要爬樹實施,嫁接投入的成本較低,但樹冠恢復與投產稍晚。
2.嫁接方法與步驟。
(1)斷砧。視主干情況而采取不同的斷砧方法。
一是多主干植株,選擇一主干作砧木,在距地面0.6~1.0m的適宜部位鋸斷主干,另一主干暫不作處理或攔腰截斷樹冠主干,只留部分樹冠。
二是單主干植株。在低位主枝上方20~40cm處的適宜部位鋸斷主干。
(2)削砧方法與上述主枝切接的切砧方法一樣,由于砧木較大,可每砧嫁接接穗1~3個。
(3)削穗、插穗。具體方法同上述主枝切接的削穗、插穗方法。
(4)綁膜。根據砧木大小情況而異。若砧木直徑≤5 cm,綁膜方法同上述主枝切接的綁膜方法一樣。若砧木直徑>5 cm,則先用薄膜綁緊嫁接部位,然后用透明薄膜袋罩住接穗和砧木,綁緊袋口,使薄膜袋鼓氣呈燈籠狀,利于保濕。
側枝多頭嫁接
側枝多頭嫁接(嫁接一年半以后)
五、嫁接后管理
嫁接完成后,需要進行后續管護才能促進接穗成活及生長,主要有挑膜、解膜、摘心等作業。
1.挑膜。若接穗芽眼萌發時未能自行穿破薄膜,則及時人工挑破薄膜。
2.解膜。嫁接后45~90天,當嫁接部位愈合牢固后解除薄膜綁帶和薄膜袋。
3.摘心。當接穗新梢長30~40 cm時摘除幼嫩頂芽,促發新梢。
4.除萌。除選留必要的砧木萌芽條作營養枝之外,及時抹除其他多余的砧木萌芽條。適當保留砧木的萌芽條可以促進砧木保持成活,否則容易引起砧木半邊枯死。
5.除老枝干。嫁接后第2年,接穗已充分愈合、生長旺盛之后,清除砧木上的原株老枝條,伐除多主干植株的未嫁接主干。
6.綁扶加固。注意觀察每條接穗抽梢展葉形成的枝群的生長情況,若出現枝群過重有可能發生斷裂,或者為預防強風侵襲,可用木條與繩子進行綁扶加固來保護枝群。
六、其他事項
由于實施八角嫁接換冠涉及到爬樹、伐倒大樹等危險作業,必須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問題。作業人員需要進行一些安全防護措施。嫁接人員爬樹應佩戴安全帶、防滑鞋等安全防護裝備。爬樹可借助梯子、架子等輔助設備?撤セ蜾彅喟私谴髽鋾r,注意在樹、枝倒下前,在場人員應及時移動至安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