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樹從種植到結果,成長周期較長,但它的穩定收獲期可以長達數十年。近年來,梧州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努力實施油茶“雙千”計劃,引導農民種植優質油茶品種,發展油茶產業,助推鄉村振興。該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緊盯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強化監督,把油茶“雙千”計劃作為重點監督內容之一,重點排查相關職能部門和公職人員是否有弄虛作假、吃拿卡要等違紀行為,對損害油茶產業發展和群眾利益的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過靠前監督、嚴肅問責、推動整改等手段,讓油茶樹結出“致富果”。
收到問題線索 強化分析研判
前不久,梧州市紀委監委收到群眾舉報“藤縣林業部門李某等人從外地引進假油茶苗木”的問題線索,指定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開展核查。
走進職能部門 了解詳細情況
調查組通過到市林業部門查閱資料、找相關人員談話,對油茶“雙千”計劃中油茶苗木品種要求、落實產業獎補情況進行了解,弄清楚了實施油茶“雙千”計劃對優質苗木品種有明確要求。
深入田間地頭 實地走訪調查
“如果種錯了油茶苗,農民將顆粒無收,政府的資金補助也會‘打了水漂’。”調查組前往藤縣若干個油茶種植片區,與種植戶面對面詢問了解是否種植規定的優質苗木、補貼資金是否到位等相關情況。同時邀請技術人員來到現場,對種植片區的油茶進行品種鑒定。
嚴肅執紀問責 維護群眾利益
經查,群眾反映的問題屬實。李某等人在引進油茶種苗到林農購買過程中沒有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品種鑒別,導致假的油茶苗木流入市場,種植戶利益遭受損失,存在工作失職失責。最終,由藤縣紀委給予李某等人黨內警告處分。調查組督促當地林業部門積極與苗木公司商談處置,及時退還了70戶購苗農戶共計100多萬元的購苗款,并幫助農戶重新購買規定的優質苗木進行補種。
做好以案促改 項目公示透明
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做好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工作,督促市林業部門對全市油茶“雙千”計劃項目開展舉一反三大排查,并將各個油茶“雙千”計劃項目資金和管理情況“全鏈條”在“物廉網”監督墻上進行公示。
常抓不懈監督 守護產業發展
每年的3-5月,是油茶種植撫育護理的好時節。“五一”假期過后,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干部來到藤縣塘步鎮金板村,向新種植油茶茶苗的農戶了解產業獎補是否落實到位、相關職能部門公職人員作風是否優良等情況,持續緊盯油茶“雙千”計劃實施發揮派駐監督的“探頭”“前哨”作用。(梧州市紀委監委)